禾璧经典收藏2022-08-01 23:42:58
文化传家,富过万代! 慧眼识宝,点石成金!
古玩鉴定技术培训,交换,交流,展销,推广,学鉴赏,寻宝,找古玩艺术品管家式服务,商务合作,文创项目开发合作
尽可在禾璧典藏留言搞定!
2018年4月2日上午,香港苏富比2018春拍举行了《人間異珍:奇 ‧ 趣》专场拍卖,本场拍卖有3件南宋官窑瓷器和1件南宋哥窑瓷器一直备受关注,因为其代表宋代五大名窑官窑瓷器和哥窑瓷器的最新市场行情,所以一直备受藏界关注。其中南宋官窰膽瓶拍出1272万港币的天价,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成交行情:
3062
南宋 官窰膽瓶
估價 2,500,000 — 3,000,000 港幣
成交价:12,720,000 港幣
15.1 公分,5 7/8 英寸
來源
傳英國私人收藏
相關資料
南宋官窰,窰址位於今中國浙江省杭州,沿北宋舊制而設,專燒宮廷用器,例如官窰開片釉器,乃瓷匠巧創供御,歷代傳頌,堪稱中國瓷器遺珍之精萃。本瓶釉面肥厚溫潤,器形精巧素樸,韻致清秀悅目,宜捧於掌中摩挲把玩。
自官窰燒成以來,南宋時人已不吝撰文褒揚其美。官窰史上重要,但南宋官窰器之奧妙底細,卻不如同代他窰般為人通曉。南宋官瓷,傳世品稀如麟角,而且形制每每不一,各具雅韻。
本瓶疊施釉,或逐層罩塗、數度窰燒方成,故釉質豐厚,潤若凝脂,色呈青灰,柔光婉約。胎骨線條簡約,外罩厚釉,撫之觸感溫軟。窰燒時,胎、釉冷縮程度不均,釉面開裂,形成開片。本品開片疏朗自然,可見冷卻工夫掌握得宜,繼而潤其色,彷彿瓊玉整塊琢成。足底青釉流敞,黑褐胎骨若隱還現,釉色更顯層次、形添沉穩。
本品器形簡約,同類官窰瓷瓶僅一例在錄,1952年上海青浦縣重固鎮任氏墓出土,現藏上海博物館,見《貴似晨星—清宮傳世12至14世紀青瓷特展》圖錄,國立故宮博物院,台北,2016年,圖版165,同錄一件龍泉青釉例,編號II-47。可參考其他器形相同、釉色相若之近例,其中兩件哥窰例,出自清宮舊藏,現存北京,載於《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:兩宋瓷器(下)》,圖版35及36。另一例,傳為北宋官窰,卡爾肯普博士舊藏,現藏斯德哥爾摩遠東文物博物館(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),錄於《東洋陶瓷大觀》,卷8,東京,1982年,圖版138。
3040
南宋 官窰鳥食器
估價 600,000 — 800,000 港幣
成交价:1,500,000港幣
6.2 公分, 2 3/8 英寸
來源
傳東京出光美術館收藏
香港佳士得2001年4月30日,編號703
3046
南宋 哥窰四方倭角小洗
估價 5,000,000 — 7,000,000 港幣
成交价:6,720,000港幣
6.7 公分,2 5/8 英寸
來源
P.H.D.S. Wikramaratna 博士(1916-2010年)收藏,1975年入藏
埃斯卡納齊,倫敦,得自1990年6月21日
展覽
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,倫敦,1975-1990年借展
《Iron in the Fire》,東方陶瓷學會,阿什莫林博物館,牛津,1988年,編號42
出版
朱塞佩.埃斯卡納齊,薛好佩整理,《中國藝術品經眼錄:埃斯卡納齊的回憶》,倫敦,2012年;中譯版,上海,2015年,加印版,2017年,圖版267
相關資料
哥窰舉世聞名,乃宋代名瓷之一,此倭角小洗為其經典之例。然哥窰樣貌,眾說紛紜,其名稱未明示所屬地區,難以判斷確切窰址,或為浙江龍泉一對瓷人兄弟所立,瓷徵究竟為何,尚未能定述。
現今所述哥瓷多為高溫燒製胎身,施開片青釉,甚是接近宋官窰瓷,但釉色乳濁不透,略帶灰、或青、或褐調。古文獻中二詞用以詠哥瓷,「紫口鐵足」,意指胎骨色深褐,「金絲鐵線」,謂其釉面層疊豐富的開片紋,主紋深黑,細緻密紋呈金紅色,如本器所示。
哥瓷特徵與南宋杭州官窰相近,相似瓷釉亦可見於龍泉窰、及元代杭州老虎洞官窰舊址所造之器。據武德推論(《Chinese Glazes: Their Origins, Chemistry and Recreation》,倫敦,1999年,頁87),「哥瓷與官瓷或許為同一窰址同時所造,僅因龍窰中常見的燒造氣氛、溫度及冷卻速度之差異,繼而產生釉色之自然變化。」
此式四方倭角,葵口雅緻器形,為南宋特有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倭角水洗,與本品相類,釉色更青,單色開片,近口沿處略顯柔曲,底作四足,定為官窰,刊於《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:兩宋瓷器(下)》,北京,1996年,圖版21;另有一件五瓣葵口哥窰洗,錄於《故宮宋瓷圖錄:龍泉窰、哥窰及其他民窰》,台北,1974年,圖版58。
此類四方倭角筆洗、盃器形,未見於其他窰址,存世數量極稀。著錄僅見同類哥瓷四例:其一為大維德爵士收藏,現貯大英博物館,載於《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Ru, Guan, Jun, Guangdong and Yixing Wares in the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》,倫敦,1999年,編號68(圖一);仇焱之舊藏一器,1980年12月16日售於倫敦蘇富比,編號293;另一件倭角洗出自沐文堂珍藏,展出於敏求精舍三十周年紀念展,《歷代文物萃珍》,香港,1990年,編號111,1986年5月20日售於香港蘇富比,編號9,後於2003年11月12日售於倫敦蘇富比,編號3;第四例曾在1993年10月25日售於香港佳士得,編號703,2005年9月21日售於紐約蘇富比,編號49(圖二)。上述之器,包括故宮博物院藏品,均與本品相同,以四支釘架燒,惟仇氏舊藏哥窰洗,底見三支釘痕。
P.H.D.S. Wikramaratna 博士(1916-2010年)曾於倫敦西敏學院(Westminster College)及哥倫布錫蘭大學出任土木工程學講師,乃倫敦東方陶瓷學會重要會員,且樂善好施,捐贈典藏瓷器予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、大英博物館及阿什莫林博物館。
3056
南宋 官窰投壺
估價 500,000 — 700,000 港幣
成交价:1,000,000港幣
12.2 公分,4 3/4 英寸
來源
胡惠春(1911-1995年)收藏
美國東岸私人收藏
紐約佳士得2010年3月26日,編號1422(其一)
相關資料
此投壺罩施灰青官釉,瑩亮光潤,均佈片紋,器身呈球形,殊為罕有。官窰瓷皆獨具匠心,器形素雅,尤宜把玩。投壺器形、釉色眾多,可比二例,稍小,分別施淺青灰釉及淺青釉,藏台北故宮博物院,台北,錄於《故宮藏瓷:南宋官窰》,香港,1962年,圖版8及9;另一例,淺青釉,寶蓄上海博物館,曾展《中国歴代陶磁展》,西武美術館,東京,1984年,編號50;又一例,屬戴潤齋舊藏,釉層稠厚,灰色泛青,售於倫敦佳士得1970年10月12日,編號75;尚有一例,釉面朦朧,見青灰色,售於紐約蘇富比2005年3月31日至4月1日,編號41。
本品圓頸修長,帶貫耳,仿古代用於「投壺」之青銅器。約自公元前770年起,投壺遊戲便已流傳,遊戲者跪坐席上,與壺等距而投箭,以壺口或貫耳為的。宋代以後仍製投壺,用料不一而足,見一青銅例,原郝思曼(Ulrich Hausmann)蓄,售於香港蘇富比2014年10月8日,編號3384。
文章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欢迎分享朋友圈,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!
买保真古玩、古玉请扫下面“传家宝”二维码加微信(注明:买古玩)!!
《高古玉鉴定技术及捡漏攻略钻研班 》
针对鉴定技术的学习特性,现将原先的大班改为小班,有时间对所有学员在整个过程中,实行手把手的全程实物学习和观察。并将原二天的课程延长为四天,让学员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 消化、掌握所学的鉴定技术。
高古玉文化博大精深,我们只对我们己掌握的鉴定秘籍传授给学员。为保证学员尽快掌握,故所教内容仅限高古玉的鉴定技 能干货。
为保证教学质量,每班限定十人,名满即止。
双休日班(四天):四月六至四月九日 四天休日培训。
备注: 培训含中餐、一件专业鉴定放大镜、一件手机高倍鉴定仪。
报名咨询:可在下面扫小编传家宝二维码加微信(注明:报名)咨询,也可在下面留言,交费为准,名满即止。
·
订 阅
长 按 二 维 码
识 别 图 中 二 维 码
▼
更多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