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德镇官窑瓷画院2022-07-31 01:37:58
崔可辉
关注微信公众号:guanyaocihuayuan
正文开始......
即将在纽约亚洲艺术周上,开槌的苏富比春拍瓷器板块上,明代瓷器被作为重点推出,是否预示着某种市场风向呢?
我们拭目以待,先看瓷——
选择阅读:悬念丨有耿宝昌背书,这只瓶要红
明14世纪末- 15世纪初
龙泉窑青釉刻花开光榴开百子图菱花式大盘
估价:35万 — 55万美元
来源:
伦敦苏富比1974年7月9日,编号158
Jack Chia 伉俪收藏
香港苏富比1996年11月5日,编号636
展览:
《东南亚瓷与中国出口瓷》,香港东方陶瓷学会,香港艺术馆,1979年,编号14
出版:
朱汤生,〈Chinese Celadons〉,《Arts of Asia》,1993年11至12月,页70,图15
这件龙泉大盘,尺寸硕然,纹样特殊,精致华缛,或为宫廷专门烧制,作为赏赉重要外邦君主之国礼。
本盘釉质莹润上乘,刻花深湛绝美,模制规整利落,具典型明初顶级龙泉器之特点。相类瓷盘残片,于浙江龙泉窑窑址曾有出土。
此类窑址经认定应为明代官窑遗址,尤见龙泉县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诸多碎盘残片,皆胎壁厚实雄浑,瓷质致密优良,其上划刻纹饰繁复富丽,与景德镇明初青花及釉里红器有异曲同工之处。
明洪武
龙泉窑青釉刻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
估价:15万 — 25万美元
来源:
香港苏富比1976年11月29日,编号452
Jack Chia 伉俪收藏
香港苏富比1996年11月5日,编号635
出版:
朱汤生,〈Chinese Celadons〉,《Arts of Asia》,1993年11至12月,页70,图14
明代洪武年间制瓷,标准日趋规范,分别于龙泉、景德镇设官窑,依样烧造,故两地所制器物纹样可谓同根同源。
虽如此,景德镇制瓷以绘饰为主,易制复杂纹样;龙泉工匠以刻具代笔,则难度更大。如制纹饰繁密之器,愈需匠人功力娴熟,独具慧心,方成佳器。
本件玉壶春瓶便如此,同类纹饰,可见于同时期青花及釉里红玉壶春瓶。但细观本品,深刻浅划,明暗可辨,呈效立体,可见当时工匠的手艺有多厉害。
明宣德
青花缠枝花卉纹执壶
《大明宣德年制》款
估价: 60万 — 80万美元
来源:
德璀琳 (1842-1913) 或汉纳根 (1854-1925) 收藏,此后家族传承。
明永宣两朝,御瓷之巅峰,景德镇御器厂受朝廷严格管控,仅承官供。本品执壶,器形特殊,口作方流,非中式传统,源自中东金属器。
明永乐年间,景德镇瓷匠基舶来壶形,创烧此类执壶两式:
其一,腹微起瓜棱,绘开光,肩颈连接处作菱花形凸起,较接近其金属器原型;
其二,腹无瓜棱,不作开光,肩颈连接处作圆盘形凸起,如本品,此类式更为稀少。
永乐青花器形,多受伊斯兰金属器影响,继而延至宣德一朝,仅于比例及细节稍作调整。本品器形,应源自早期波斯雏本。
看看同品类馆藏器物——
明永乐初 白釉执壶
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
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执壶
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
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执壶
上海博物馆
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纹执壶
伦敦苏富比1963年12月3日 编号106
明永乐
翠青釉盖罐
估价:150万 — 200万美元
来源:
重要亚洲私人收藏
香港苏富比2009年10月8日,编号1624
神武的永乐大帝,应天登基,后迁都北京,所临一朝辉煌鼎盛,大行创新。设各类御作,除瓷器外,另作漆器、掐丝珐琅器、纺织品、鎏金铜佛等,皆工艺出众,绝冠古今,大放异彩。
时景德镇御器厂,工艺臻精,产量极丰,今御窑遗址之所出,即为佐证,不论釉色、技术、器形、设计,新品层出,几近所极,以致后世数百年间未见重要创新。直至十八世纪,西方彩料传入中国,方再次推动瓷业大为发展。
永乐一朝,广开疆域,奉行通使,常以瓷品赏赐外邦,所制器多尺寸硕大,纹饰风格亦略偏粗旷。
然另见秀雅精熟之品,则独为明廷而烧,供于皇室,以盈新都。本品盖罐,原应作贮棋子之用,或曾置于皇帝寝宫等处,恭造细制,所烧极少。
此时期御窑大胆创新,试烧不同釉色,近色之品,亦严加区分,以臻成色精准。
时新创此等青釉品种不下三类,实物釉色可见差异,而仅见示图则概难区分。西方均将此类釉称为冬青釉,而中国则有更详类分。
其一谓翠青,色最佳,翠碧娇嫩,莹亮光润。
其二为冬青或东青,较接近普通青釉,釉色微微闪黄,釉质略少硬亮,应意仿龙泉,可见永乐高足盌例。
其三青白,可见盌例,暗花划莲纹,曾多被断至十五世纪各朝,今中国普遍认为当属永乐,意仿宋青白瓷。
再看看同品类的馆藏器物——
明永乐 翠青釉三系盖罐
清宫旧藏
故宫博物院 北京
明永乐 翠青釉三系盖罐
台北故宫馆藏
明永乐 翠青釉三系罐
波士顿美术馆
明永乐 甜白釉暗花罐
上海博物馆
明永乐
青花缠枝莲纹甘露瓶
估价: 6万 — 8万美元
本瓶器形,至少可溯源至五代时期。时所绘观音画像,即可见手持此类瓶者。
明永乐年间,景德镇曾试仿上述宋代青釉瓶。此类品种目前仅见明御窑遗址出土残器,釉色较深,或意仿耀州窑青釉器,珠山出土,曾展于《景德镇出土明初官窑瓷器》,鸿禧美术馆,台北,1996年,编号121。
雍正年间,清宫御藏一例,见于雍正七年所绘《古玩图》,器形纹饰皆同,亦或正为本瓶。此图现藏于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。
清雍正七年
古玩图(局部)手卷 设色纸本
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
再看看拍场上出现的类似器型——
明永乐
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
香港苏富比
2016年4月6日 编号15
明永乐
青花花果纹菱花式小盘
估价:50万 — 70万美元
来源:
英国私人收藏
Marchant Ltd.,伦敦
展览:
《Ming Porcelain》,Marchant Ltd.,伦敦,2009年,编号5及封面
纳尔逊-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,堪萨斯城,密苏里州,自2013年(借展)
明洪武时期于景德镇设御窑厂,由朝廷监制以进上方,前期制作稍逊章法,至永乐朝,,胎、釉、彩均大有改进,所制日臻精善。
青花瓷发展至永乐一朝,已具规制,定样标准,特色鲜明,为中国历史上最受推崇名品之一。本品盘实为永乐青花标准器型:
盘底素胎,露胎处微泛火石红,釉面莹润闪青,以苏麻离青绘饰,浓艳醒目,此类钴料富含铁质,积料处经烧制后于器表凝结成黑斑,即所谓之「铁锈斑」。
花卉纹菱花式盘,亦属永乐朝典型样式。造型、纹饰虽未脱洪武朝之基本框架,然永乐同类盘于各方面均有所增进。
洪武时期,此类盘盘心见一凸环,以稳置杯盏,用作盏托。至永乐,其承放杯盏之用途应未更改,但盘心平坦,凸环已不复在,故而适用范围愈广,然见此时盘心一圈莲瓣之绘法,外宽内窄,略有缩短,具错视感,仍欲表现凸环之视效。
洪武一朝,菱花式盘为模压成形,故口沿较厚,折沿、菱角、棱脊及凹弧处较为尖锐。永乐菱花式盘,则舒展轻薄,边缘圆润,曲线柔缓。
论及纹饰,洪武、永乐两朝画风亦不尽同,洪武精细有序,永乐则灵动随性。本品所绘缠枝花卉,优雅隽永,花蕊似迎风摇曳,活色生香;浅壁上饰折枝莲花,枝蔓婉转于不同方向,宛如婆娑起舞。
同类永乐盘,亦见其他花卉纹者,然本例折沿处辅饰海水纹,笔触粗放率性,倍增整体纹饰律动之感,独独叫人印象深刻。
明永乐
甜白釉暗花开光葡萄图菱花式小盘
估价:50万 — 70万美元
来源:
Carl Kempe 博士 (1884-1967) 收藏 (一对之一)
巴黎苏富比2008年6月12日,编号33出版:
Bo Gyllensvärd,《Chinese Ceramicsin the Carl Kempe Collection》,斯德哥尔摩,1964年,编号671
《Kinesiska Keramiska Mästerwerk. I Urvalfrån Ulricehamns Östasiatiska Museum, Inkluderande Dr. Carl Kempes Samling》,乌尔里瑟港,2002年,图版862左
明代永乐一朝,瓷业鼎盛,尽主创新。时景德镇御窑创烧甜白釉瓷,莹白素净,精工卓绝,为此朝独创。
永乐帝笃奉,而「白」一色于佛事仪式功若丘山,是故白瓷雅趣备受宫廷青睐。
永乐甜白,釉料特殊,不见他品,绝非普通无纹素瓷。
青花瓷釉,以清澄、无色、光莹为上,几欲透明,突出纹饰,然单色白釉器则以釉之色泽、华辉、触感而论。
永乐白釉,釉层淳厚致密,略显乳浊,温婉盈实,云雅甜腻。
论及器形、纹饰,甜白瓷与青花瓷并行不悖。本盘盘心作花式开光,内饰藤叶葡萄图,环以折枝花果灵芝纹,皆于胎上精勾细刻而后施釉,线条分明,宛若笔绘而成。
明弘治 白釉碗
《大明弘治年制》款
估价:10万 — 15万美元
来源:
Alfred Clark 夫人 (1890-1976) 收藏,编号475
伦敦苏富比1953年3月24日,编号38
Raymond F.A. Riesco (1877-1964) 收藏
伦敦苏富比1984年12月11日,编号279
Adele 及 Stanley Hertzman (1906-2001) 伉俪收藏展览:
《The Arts of the Ming Dynasty》,东方陶瓷学会,伦敦,1957年,编号93
此碗朴秀,恬雅素丽,与弘治帝之情致同符合契。身为,弘治帝勤政抱德,然出入起居,淡泊荣华,为人称颂。
明弘治帝1470年生,1475年被立为太子,自幼聪慧,精晓儒学;1488年,其父成化帝崩,旋而即位,奉孔孟之道为治国之本。弘治帝躬行节俭,罢黜权宦,驱逐奸佞,治下朝纲清肃,物阜民安。
弘治瓷承成化器之遗韵,器形修美,精胎细釉。此盌属弘治朝典范,集众长于一身。全器光素无纹,更显脱俗神致,窑工精湛,比例端整,弧腹圆匀,莹釉如雪,底釉闪青,幽淡怡人。
此类白釉盌或为供养所用。「白」一色于儒家仪典意义非凡。明初,瓷制礼器取代青铜,单色釉器便与宗庙之事息息相关。
蓝、红、黄、白四色分别对应天、日、地、月四坛,四坛位于北京,以资天子祭祀;「白」乃月坛象征。白釉瓷亦见宫中,用于供奉皇族先祖。
弘治一朝,景德镇御窑克约节斯,以应天子尚俭之风,故此时期瓷器烧造数量不及他朝。
景德镇官窑瓷画院
厂址:景德镇市浮梁县工业园区唐英大道16号
店址:景德镇广场南路106号国贸陶瓷广场
店址:景德镇陶溪川C区311号
网址:www.guanyaoci.cn
联系电话:18079816020
景德镇官窑瓷画院下属分支机构:山东分院、辽宁分院、内蒙分院、安徽分院、江苏分院、上海瓷学会、广东瓷学会、北京瓷学会、宜兴瓷学会、湖南瓷学会
景德镇官窑瓷画院主要从事:官窑陶瓷学术鉴赏、修复再造、仿古工艺,以造福于广大民众;开展官窑陶瓷绘画复制技术的学术交流以及组织官窑陶瓷复制回展
览。
扫描此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“景德镇官窑瓷画院”官方公众平台
更多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