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4日,威海历史上曾经受尽屈辱的一天,1898年5月24日,英军强登威海卫,并强行租占威海长达32年!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历史:
甲午战争后,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,山东首当其冲。德国侵占胶州湾不久,俄国租借旅顺口,使英国在远东的优势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。为维持英俄在华北的均势,英国政府决定占领威海卫。
当时,威海卫还处在日本占领之下。根据《马关条约》,清政府偿清2亿两的军费后,日本将从威海卫撤离。英国政府决定先与日本交涉。
1898年3月15日,英国将租借威海卫的意图通知日本。日本在甲午战争后需要英国支持,但又不愿意马上开罪俄国,只好模棱两可地表示:”日本政府希望中国能够保守这个港口,但当中国-旦无力保守的时候,日本不反对愿意帮助中国维护独立的国家取得这个港口。”英国当然明白日本答复的真实含义。
3月28日窦纳乐向总理衙正式提出租借威海卫的要求,声称:俄国既租借旅大英国为保护商务起见, ”非租借山东之威海卫停泊兵轮不足以资抵制”。总理衙[ ]-方面是迫于英国的压力,另一方面还幻想“联英制俄”, 所以为之辩解,说英国的要求"尚属实情,并非无端图占”。
英国在外交交涉的同时,。4月3日,清政府答应租借威海卫给英国,但提出三个条件:一是租期与俄租旅大同;二是允许中国军舰使用威海卫港;三是希望英国政府不再提出更进步的要求。英国认为要在北方对抗俄国,南方对抗德国必须提出新的要求,因此拒绝接受第三条。
5月23日,。
5月24日,英军在威海卫登陆。
25日英国海军提督在威海发表声明,声称自即日起两天内,“由英派员与清廷员绅会同点验接收...所有各处公房并炮台码头基址及日本移交各营房”, 形成了末租先占的事实。
6月12日,清政府让步后提出了刘公岛东半部租英,西半部归中国的要一又被英国拒绝。 在强权的压力下,清政府被迫于7月1日同英国签订了《订租威海卫专条》。条约规定:东起大岚头,西至马山嘴、南至草庙子以内,除威海卫城以外的738.15平方公里土地为租借区。8月,中英双方代表在刘公岛西端的黄岛上举行了租借仪式。自此,威海卫成为英国租借地。
1898年5月24日下午1时30分,大批英军登上刘公岛之黄岛,英舰“水仙花”号舰长金霍尔和驻芝罘领事霍普金斯,同清政府办理威海卫事宜委员、山东候補严道洪和”复济”舰管带林颖启(原北洋舰队“威远”号管带)一起到达黄岛,共同举行交接仪式。在一起四边形的场地上,英军排列在三条边线上,中国水兵站在一条边线上,进行“升旗”、奏国歌仪式,这天恰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生日,英军欢跃着并为女王高呼三声。事后中国水兵回忆说:“那- 阵子,就像家里出大殡那样的难受。
为提醒市民勿忘国耻,1999年,威海市将每年5月24日,定为市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日。作为威海人,我们不应忘记1898年的那段历史!请提醒您的家人和朋友,5月24日,用心聆听那划破威海长空的声音,5月24日,警钟长鸣!
-yiliaoqixiexi-
图文 | 来自网络
编辑 | 孙世涵
主编 | 张兆楠 指导 | 王书娟
@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医疗器械系
医疗器械系(学宣)新媒体中心出品
转载或用图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